9月7日,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召開第七屆董事會第三十七次會議,會議以7票贊成,0票反對、0票棄權的結果審議通過了下屬公司恒力石化(大連)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恒力石化”)擬投資298,757萬元建設“年產250萬噸PTA-5項目”。公司董事會同意恒力石化投資建設“年產250萬噸PTA-5項目”。
本次項目毗鄰恒力石化一、二、三期PTA項目,建成后,下屬公司恒力石化現(xiàn)有PTA產能將由660萬噸/年加上在建的三期250萬噸,公司合計總產能增加至1160萬噸/年。
對于恒力石化來說,好消息接二連三到來,讓恒力石化的員工們信心更足,對企業(yè)的美好前景充滿了更進一步的期待。
筆者還了解到,備受國內各界矚目的擁有2000萬噸/年加工能力恒力石化將于今年10月份正式投產。

圖片來自恒力石化官網
據了解,恒力石化項目一次原油加工能力為2000萬噸/年,設計加工原油為沙重、沙中、馬林原油(60%:30%:10%),芳烴聯(lián)合裝置公稱規(guī)模為450萬噸/年(以對二甲苯產量計)。工藝裝置、公用工程及系統(tǒng)配套年操作時數(shù)按8400小時(聚丙烯8000小時)考慮。
在恒力石化提供的資料中,該公司目前生產裝置共16套,包括常減壓蒸餾(1號和2號常減壓蒸餾加工能力分別為1000萬噸/年),輕烴回收、煤油加氫精制、柴油加氫裂化、重油加氫裂化、聚丙烯、MTBE等。
主要產品有汽油、柴油、煤油、乙烯原料、石油芳烴(苯、對二甲苯、重芳烴)、商品液化石油氣、化工產品(聚丙烯、醋酸、MTBE)等十個大類。
據恒力石化有關部門介紹,恒力石化目前所加工的原油分別為馬重、馬中、馬林原油均從海外進口。位于大連長興島產業(yè)園的恒力石化,站地面積15平方公里,計劃總投資1500億元。該項目是東北振興的標志性項目。
一期PTA項目,2010年建設,2015年達產,總投資340億元,年產銷PTA660萬噸,是全球品質最好、產量最大的PTA生產基地。二期2000萬噸煉油項目,2015年建設,總投資630億元。
民營煉化企業(yè)入駐2000萬噸“俱樂部”
目前國內原油年加工能力達到或超過2000萬噸的煉化企業(yè)有鎮(zhèn)海煉化(2300萬噸/年)、大連石化(2050萬噸/年)、惠州煉化(2000萬噸/年)三家,分別隸屬于中國石化、中國石油、中國海油,是典型的“國家隊”成員。
今年10月份恒力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正式投產后,將為中國煉化行業(yè)新增一艘重量級航母,順利加入2000萬噸“俱樂部”。而將于近期建成投產的浙江石化,也將加入這一“俱樂部”。屆時,中國煉化行業(yè)2000萬噸以上“俱樂部”將有5名成員,其中國家隊3名,民營企業(yè)2名。
到2020年,這5名成員的總加工能力將達到1.2億噸以上。其中“國家隊”成員總加工能力為6350萬噸,民營總加工能力6000萬噸,相比較而言,幾乎各占半壁江山。
“老牌”國家隊主力鎮(zhèn)海煉化目前加油能力為2300萬噸,年產乙烯100萬噸、芳烴100萬噸。據了解,鎮(zhèn)海煉化擴能工程將于2020年開始實施,屆時其煉油能力將達到3800萬噸,年產乙烯240萬噸,芳烴200萬噸,單個企業(yè)煉油規(guī)模進入世界前五名,煉化一體化規(guī)模達到世界級先進水平。
中石油大連石化是有著80多年歷史的國有老企業(yè),2004年原油加工首次突破千萬噸大關,是中國石油首個千萬噸級煉油廠。2008年,大連石化千萬噸級加工含硫原油技術改造項目投產,原油加工能力達到2050萬噸。
惠州煉化是中國海油獨資興建的第一個大型煉廠,也是世界上第一座集中加油高含酸值的煉油企業(yè)。2017年10月,惠州煉化二期項目投產,從而使該公司煉油能力達到2000萬噸/年,年乙烯產能達到220萬噸,自產超過1000億元,年產值超過2000億元。
在五大俱樂部成員中,最為耀眼和備受業(yè)界矚目的當屬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萬噸/年煉化一體化項目。項目總規(guī)模為4000萬噸/年煉油、800萬噸/年對二甲苯、280萬噸/年乙烯,總投資高達1730億元。計劃工期為2017-2021年,建設單位是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。項目一期規(guī)模為2000萬噸/年煉油、400萬噸/年對二甲苯、140萬噸/年乙烯及下游化工裝置。項目二期主體工程主要包括2000萬噸/年常減壓蒸餾、500萬噸/年渣油加氫脫硫、800萬噸/年柴油加氫裂化、420萬噸/年重油催化裂化等裝置。
煉化行業(yè)面臨大洗牌格局
隨著恒力石化和浙江石化的建設開工,民營煉化行業(yè)巨無霸的迅速崛起,以及中國石油在廣東石化、中國石化在湛江、茂名,中海殼牌宣布在惠州第三期投資計劃的布局,國內煉化行業(yè)出現(xiàn)了新一輪的快速擴張。
同時國際巨頭也早已對國內市場虎視眈眈。繼巴斯夫宣布在華斥巨資建石化基地后,9月7日,?松梨诙麻L兼首席執(zhí)行官伍德倫表示,擬在惠州大亞灣石化工業(yè)園區(qū),建設大型石化一體化項目,加快推動“原油制化工品”項目落子廣東。
這意味著,中國煉化企業(yè)不僅要進行“內斗”,還要在主場直接和國外企業(yè)開打“外戰(zhàn)”。國內煉化企業(yè)將受到國外低成本大宗產品和高端產品的雙重沖擊。
在此情景之下,國內有關部門得出了今年國內煉油加工能力將突破8億噸,到2020年,國內煉油加工能力將過剩達到1.4億噸的結果。

中國煉油產業(yè)結構布局示意圖
以2018年國內煉化行業(yè)的情況分析,目前以中國石化、中國石油、中國海油為代表的國家隊雖然在加工總量上繼續(xù)領先,但傳統(tǒng)的優(yōu)勢已經逐漸被新崛起的民營煉化航母沖擊。
由于經濟下行、消費不振等原因,國內煉廠目前大部分企業(yè)處于不能滿負荷加工的“吃不飽”狀態(tài),優(yōu)勢企業(yè)加工能力僅達到90%,部分企業(yè)只有60%,地煉企業(yè)由于受原油漲價影響,一部分裝置負荷率只有40%左右,個別企業(yè)難以承受原油價格上漲,只有以裝置檢修為由,進行停工。甚至還有個別山東地煉出現(xiàn)虧損和倒閉。
在國內煉油加工能力總體過剩的情況下,民營煉化巨無霸企業(yè)的紛紛建成投產,將給整個國內煉化企業(yè)帶來新一輪的沖擊。這種沖擊遠遠超過當年山東地煉崛起對國內煉油行業(yè)的沖擊。
國家在數(shù)年前針對煉化行業(yè)加工能力過剩早有預見,并且提出了去產能的要求,而去產能只能是去掉落后產能,對能耗高、環(huán)保不達標、質量不達標以及效益不佳的企業(yè)進行開刀。目前,國有企業(yè)中被列入“僵尸企業(yè)”的部分煉化企業(yè)已經被關停。隨著民營煉化的崛起,去產能在今后一個時期,依然是不可輕視的工作。
對國內2000萬噸“俱樂部”國家隊成員和千萬噸級以上規(guī)模煉化企業(yè)來說,由于新加入“俱樂部”的民營煉化在建設之初就采用高起點的工藝包和先進的工藝技術,生產流程也按照當前國際上先進的“油頭化尾”方案,宜油則油、宜烯則烯,宜烴則烴,不僅加工成本可以和國企煉化企業(yè)論伯仲,而且生產可以圍繞市場轉,產品結構調整靈活。
同時民營煉化企業(yè)還有著用工優(yōu)勢,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相對較低。這些優(yōu)勢倒逼國有大型煉化企業(yè)要在管理上更加精細和精益,才能在市場競爭中不被民企擊敗。
而對于加工能力較小的國有煉化企業(yè)和地煉企業(yè)來說,由于加工規(guī)模小導致的加工成本、收率、能耗、物耗等經濟技術無法和大型煉化企業(yè)相提并論(國內部分號稱千萬噸級的煉化企業(yè),是由兩套或者三套常減壓蒸餾裝置合并加工能力為1000萬噸,而恒力和浙江煉化常減壓蒸餾裝置單體就達到1000萬噸),在今后的市場競爭中必要會捉襟見肘,日子越過越艱難。近期山東地煉行業(yè)的虧損和倒閉就是今后競爭結果的影子。
再加上國家對環(huán)保和質量升級的嚴苛要求,中小煉化企業(yè)今后要想生存和發(fā)展,就需要加大投入,進行產品質量升級和建設運行環(huán)保設施,以確保綠水青山、金山銀山的要求。否則,過不了安全環(huán)保關、產品質量關的企業(yè),只能被國家強制關停;而效益差、長期虧損的企業(yè)在競爭中只有自己關停破產。
從煉化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看,隨著民營煉化企業(yè)和國有煉化行業(yè)的進一步發(fā)展,國際巨頭加快進軍中國步伐的到來,新一輪行業(yè)洗牌已經到來。只有那些體量有優(yōu)勢、加工技術先進、適應市場競爭的企業(yè)才能生存和發(fā)展的更好。而相當一部分中小型煉化企業(yè)在新一輪洗牌中,如果不及時轉型和另謀出路,將會徹底敗下陣來,關停和破產是已經眼見的事實。
油品銷售行業(yè)競爭進一步加劇
以恒力石化為例,其2000萬噸/年加工能力,產品中汽油、柴油、煤油(乙烯開工前)總產量接近1000萬噸,即便乙烯開工后,汽油、柴油、煤油的產量還有800多萬噸。
在整個遼寧省范圍內,還擁有大連石化、大連西太、撫順石化、遼河石化、錦州石化、錦西石化等一眾煉化企業(yè),其加工量接近6000萬噸。整個遼寧省范圍,原油加工能力接近8000萬噸,汽柴油總量約為3000多萬噸。
在油品銷售本來就競爭激烈的東北市場,市場需求無法容納這么多的產品。新增的汽柴油產量只能依賴陸路和海路運輸向內地和南方銷售,這給華北、華南已經硝煙彌漫的油品價格戰(zhàn)更是火上澆油。
再加上浙江石化的開工建設以及投產,中國石油廣東石化的建設開工步伐加快,中國石化在湛江、茂名新建設的湛茂一體化項目,以及其它改建、擴建煉化項目的實施,國內油品新增產量會快速進入市場。
在市場上油品價格戰(zhàn)打的如火如荼的今天,新增油品產量毫無疑問的將進一步加劇市場博弈。在可以預見的將來,市場價格戰(zhàn)還將持續(xù),降價將會成為油品銷售商今后更加頭疼不已的問題。
由民營煉化企業(yè)和國有煉化企業(yè)的產能擴張,以及外資的涌入,不僅帶來的是煉化行業(yè)的洗牌,隨之帶來的是下游銷售企業(yè)在價格戰(zhàn)競爭中,也會進行新一輪的洗牌。
無論是煉化行業(yè),還是油品銷售行業(yè),而洗牌的最終結果,將和自然法則一樣:適者生存!